一、理想的教学工具
(一)有利动手动脑
制做一枚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的模型火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因而是中、小学生上劳作课的理想教学内容。欧美一些国家规定,必须为4~12岁的儿童开设模型火箭制作课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缺乏起码的动手能力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模型火箭运动在中小学校的推广和普及,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方面的全面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加深对基础课的理解
模型火箭技术不仅可用于劳作教学,还可应用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基础课的理解。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模型火箭,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明白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通过模型火箭的制作,也可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尤其是加深对几何学和三角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对于航空航天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未来航天人才
航天与航空一样,是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也最有发展前途的科学技术领域,它的发展需要大批热爱航天事业的人才,积极投身并努力服务于其中。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模型火箭运动,是普及航天知识,培养和造就航天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美国历届参加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的青少年中,有许多人后来上大学,攻读航天工程,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其中不少是博士。罗伯特·贝得荣(Robert Beidron)就是其中之一,在1974年的捷克斯拉伐克世界锦标赛上,当时年仅14岁的他获得一枚银牌,后来取得宇航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同年参赛的选手米切尔·米司(Michael Micci),时年20岁,是一位机械系大学生,后来获得宇航工程学学士和固体火箭燃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宇航推进器研究中心任职。
青少年由于从小参加航天模型运动,增加了对航天事业的了解和热爱,从而使其下定毕生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并为此作出贡献。
活跃人民文化生活
模型火箭作为一种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体育、娱乐和科普器材,既可以用于体育竞技,又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用于娱乐和一些大型庆典活动。在珠海首届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上,在广州天河奇观开馆仪式上,都曾进行过模型火箭发射表演,其景象非常壮观。一瞬间,随着“嗖-嗖-”的声响,千百枚火箭齐射蓝天。仰首天空,漫天五彩缤纷的降落伞和飘带随风飘扬,有如千百朵绚丽的花朵漂浮蓝天,煞是好看,给庆典活动增加许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