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都拿奖状,只有变得比别人优秀,爸爸妈妈才有可能看到我!”5月15日晚上,来自重庆的小伙子郑奇将自己近几年在工作中获得的一摞厚厚的奖状放在中央电视台寻亲节目《我等你》的舞台上,这个说话紧张得时断时续的男孩儿,面对镜头讲述了自己寻亲24年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走失
1992年在解放碑被发现 跟着民警姓了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底多大了…”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些是郑奇心头无法抹去的疑问。郑奇对小时候最开始的印象,是医院里的白墙、病床,“我就知道我生病了。”
后来,病好出院后,将郑奇带到重庆市儿童福利院的老师告诉他,1992年4月10号,一位好心人在解放碑的马路边就发现了独自一人的郑奇,并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然而,在派出所住了8天,仍然没有人来把他带回家,最终,民警将他带到了重庆市儿童福利院。随后,郑奇突发脑膜炎住进了医院,其中的事情郑奇都已不记得,“送我到福利院的警察叔叔叫郑麒麟,我进福利院时就跟着他叫郑奇,到福利院的时间,就成了我的生日。”
在福利院里,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对他很好,但是,郑奇渐渐地不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交朋友。郑奇说,自己在福利院的朋友们一个个都被亲生父母接走,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直都没来,“别的小朋友走的时候,我很伤心,觉得有被背叛的感觉。”
而对爸爸妈妈的渴望,在年幼的郑奇心中从未消失。他记得,小时候福利院的老师带着自己去游乐园坐旋转木马,看着木马上其他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陪着,他羡慕极了,“他们每转一圈,就可以看见爸爸妈妈站在那,而我却一直看不见。”
寻找
长大后为了找到父母 他换了多份工作
十来岁时,郑奇拿着好心人捐助的两千元钱,开始外出打工,“我当时就只一个想法,学厨师!”在福利院时,食堂的王叔叔总是给郑奇开小灶,在郑奇的眼里,厨师能做很多好吃的。
学厨的时候,郑奇每天几乎要上十多个小时班,“我想学更多的好菜,我爸妈找到我,我就能给他们一桌的菜。”不过,出师以后,郑奇却并没有当多久厨师,就改了行,因为考虑到厨师过年过节都太忙,“万一我爸妈找到我,过年过节陪不了他们怎么办?”
听到一起工作的同事说,广州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想着也许能碰到爸爸妈妈,郑奇当即决定去广州打工,进了一家电子厂,一干就是七八年,“每年过年,同事们都打包好行李回家团聚,站几十个小时都回去,而我年三十只能在宿舍吃面条。”
2012年左右,郑奇决定回重庆,“我还是想回去找爸妈。”回重庆后,郑奇找了个空调安装工的工作,一直干到今天,“我以前恐高,但是就每天给自己壮胆,每天爬高一两层这么壮胆。”他有时候会想,每天走进不同的人家装空调,万一哪天就走到爸爸妈妈家里了呢?”
团聚
父亲还留着他小时候的玩具
因为一位客户的介绍,去年11月的一个深夜,郑奇将自己的信息登入了宝贝回家网,没想到,在志愿者和重庆警方的帮助下,今年春节后,郑奇终于等来了亲生父母的消息。
就在他思念父母的24年里,他的父母也在四处寻找。
在父亲杨含民的记忆里,1992年4月3号,他在四川南充来老家的镇上赶集。下午放学的时间,平日里和大儿子杨毅(郑奇原名)一起回家的一个小姑娘独自回来,“阳阳(郑奇小名)被一个穿白衣服的男的抱走了。”这是当年,杨含民一家听到的关于儿子最后的消息。
随后,老杨报了警,找遍了家附近的火车站、汽车站,再没有找到儿子。二十多年来,老杨夫妻俩离开家乡四川南充,到济南、浙江等地一边打工一边四处寻找儿子。
即使一直没有儿子的消息,夫妻俩仍旧没有放弃希望。郑奇失踪前,老杨亲手用木板给儿子做的小三轮,直到今天他都还保存着,放了二十多年,小三轮的木料颜色依然如新。
当年大约5岁的郑奇为何又出现在了重庆街头?中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介绍,经过调查,当初人贩子拐走郑奇后,在旅途中发现郑奇当时身患疾病,于是将他丢在了重庆街头。
现在,和家人失散了24年的郑奇终于回到了家乡南充和亲人们团聚,他也叫回了原本的名字:杨毅。无论是他还是家人,都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团聚。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