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女士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消协四季青分会投诉,称自己未成年的孩子私自用大人的手机充值玩游戏,消费高达1万余元,她要求手游公司退回充值的费用。而在“六一”前夕,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家长应多抽时间陪伴孩子,避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否则容易导致孩子“耳濡目染”或是因为孤独无聊跟着玩。电子产品在孩子们的童年里,似乎已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6月5日《中国经营报》)
    近日,适逢六一儿童节,各地商家都打出了儿童商品的促销信息。笔者注意到,除了餐饮业之外,更多的莫过于电子产品类。而传统意义上的儿童读物、各类玩具,已被ipad、智能手机等各类3C产品取而代之。
    90后的童年,笔者认为可以如此形象地描绘:电视机前的沙发土豆。电视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入侵,造成了儿童的童真、好奇心和可塑性都逐渐退化。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们无意识地开始模仿起了电视机里的画面,导致的结果便是在行为举止、语言、态度和需求上愈发向成人靠拢,孩子们的童年似乎被“催熟”了,这是一个令人尴尬和痛心的事实。
    00后的童年,则更多是沉浸在各类掌上电子产品里。他们更为迅速地接触到外界的一切信息,包括各种暴力、八卦新闻。无疑,这一代孩子童年的被“催熟”程度更为深刻了。
    近年来,儿童模仿影视产品中暴力行为的新闻数见不鲜,如前两年江苏连云港发生的一起悲剧:不足10岁的孩子顺顺模仿起卡通片里灰太狼“烤全羊”的剧情,将一同玩耍的同村一对亲兄弟捆起来绑在树上,随后点燃起树下的草堆,两名无辜的小孩被烧成重伤。
    著名媒介研究者尼尔·波兹曼认为,成人世界对于儿童应该是有秘密的,尤其是在性、暴力、死亡等方面,而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播,甚至脱离原本的时空轨迹,远远超过书写和印刷文字的传播能力,将这些“秘密”提早展现在儿童世界。就笔者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因为电子媒介的介入,没有了爬树、捉迷藏等等传统儿童游戏,而又因为这些电子媒介信息传播不分对象的平等性,使我们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和学习未来的世界。
    洛克有句至理名言:“人类的头脑生来就是一张空白的刻写板、一张空白的书写板。”从儿童变成青少年、成年人的过程就是在这张空白的书写板上涂鸦的过程,期间留下的任何色彩,都是童年的一笔一划。孩子童年正在被社会变迁、电子媒介等外力催熟,而被催熟的童年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保护孩子们的童年,如何平衡孩子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将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文/李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