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墨西哥城记者贾泽驰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巴西人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今年早些时候在于墨西哥城举办的第34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拉美及加勒比区域会议上表示,食物供应不足带来的营养不良曾经是拉丁美洲面临的挑战之一,近年来各国政府在消除饥饿的问题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随之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肥胖。肥胖如同“瘟疫”一样在拉美迅速蔓延,已经超越饥饿成为拉美新的重要挑战。
肥胖比饥饿更让人担忧
格拉齐亚诺在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拉美各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拉美人口的营养不良率从1990年的14.7%已经大幅下降至如今的5.5%,虽然仍有3430万人口还面临饥饿问题。拉美在对抗饥饿问题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归功于近20多年来拉美各国总体政治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好,各国政府也重视消除贫困和增加食品供应。
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饥饿率的下降,拉美人口肥胖率迅速提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统计,人口肥胖率最高的拉美国家是墨西哥,肥胖率达到32.8%,紧随其后的是 委内瑞拉 (30.8% )、阿根廷(29.4%) 和智利 (29.1%)。拉美的肥胖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营养不良的人口。世界银行的预测是,到2030年,整个拉美的肥胖人口将超过30%。格拉齐亚诺坦言,“现在我们更担心的是肥胖问题。”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肥胖儿童有83%以上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拉美国家是重灾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拉美5岁以下的儿童肥胖率平均为7.1%,阿根廷是9.9%,智利是9.5%,墨西哥是9%。有拉美儿童营养问题专家表示,各国政府在与饥饿作斗争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控制肥胖“瘟疫”的传播。
为何拉美国家盛产胖子
墨西哥不仅是拉美肥胖率第一的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高居榜首。这个肥胖率“世界第一”的位置曾由美国“雄踞”多年,但终于在2008年的时候被墨西哥“抢”到了手。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71.4%的墨西哥人口有超重问题,32.8%属于肥胖。每年因肥胖引起的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占墨西哥死亡人数的26%,成为墨西哥人第二大致死病因。墨西哥作为一个拉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胖国”,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非常值得研究思考。
墨西哥人经常自嘲长得太胖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维生素T”,这是指墨西哥最为家常的几大以字母T打头的主食:玉米饼 ( Tortilla)、塔科(Taco,一种玉米饼夹烤肉)、西班牙式三明治 ( Torta)、墨西哥粽子(Tamal) 等。其实这些食品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很多店家为了把菜品做得好吃,加入了大量脂肪和盐。
近来的科学研究显示,这些“维生素T”可能还不是导致墨西哥人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肥胖率的不断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国家消费了大量“过度加工食品”。一项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统计显示,墨西哥人均每年消耗的“过度加工食品”高达212千克,其中27千克是固态食物,185千克是碳酸饮料等含糖饮料,这比2000年时的统计数据上涨了15.22%。
食品按照生产过程中人工干预和添加成分的多少分为“未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和“过度加工食品”。简单地说,水煮鸡蛋是未加工食品,油炸鸡蛋是加工食品,含有蛋粉、牛奶、糖和香精的鸡蛋布丁就是过度加工食品了。常见的过度加工食品有各式甜点、西式快餐、碳酸饮料等。人们常说的“垃圾食品”就是典型的“过度加工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对拉丁美洲12个国家进行的为期十多年的跟踪调查显示,“过度加工食品”正在拉美国家逐步取代传统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拉美儿童和年轻一代人的喜爱。“过度加工食品”里通常含有大量人工添加的脂肪、糖、盐、香精等不健康成分,缺少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健康成分,长期摄入“过度加工食品”与体重超重或肥胖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表示,“过度加工食品”不仅营养结构不合理,而且通常会伪装成健康食品的样子,包装精美,味道很香,让人上瘾,“对文化、社会和经济都具有毁灭性”。
有人怪罪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有专家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认为,发展中国家在“过度加工食品”面前节节败退甚至沦陷,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是其背后的“罪魁祸首”。
拉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改善拉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消除贫困、增加政府社会发展支出等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对发展中国家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改变也非常深刻。跨国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在新自由主义的“东风”下迅速占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行业垄断,把大量“过度加工食品”强行带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民众生活中。发展中国家民众很多时候并没有选择和拒绝“过度加工食品”的主动权。跨国大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国际影响力,总能够在价格、广告力度、容易买到的程度等方面打得传统健康饮食毫无招架之力。一些跨国公司甚至能在立法上影响发展中国家政府。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市场上95.9%的碳酸饮料和89.4%的零食都是跨国公司垄断的。
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来到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加工食品”还总是顶着“高端”、“上流”的光环,让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心生向往。记者有一次跟墨西哥某大学的一位助教伊万先生闲聊,无意间就问道,“你们墨西哥人为什么这么爱喝碳酸饮料?”伊万的回答非常有代表性:“我很小的时候,电视广告里住着豪宅的有钱人才能‘可乐喝到饱’,那时候我就想,等我长大了,自己挣钱了,我也一定要天天都喝可乐。”此外,售卖“过度加工食品”的超市、便利店、咖啡屋一般而言要比卖传统小吃的摊子整洁、漂亮一些。专家将这种情况总结为跨国公司以推销商品为目的对民众的一种“洗脑和心理暗示”。
拉美国家肥胖率上升真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惹的祸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更多、更长期、更严谨的跟踪、对比和统计。就目前情况看,拉美“老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国家墨西哥和智利“碰巧”也都是肥胖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
多国出台法律阻击垃圾食品
智利从今年6月27日开始实施一部“史上最严”的 《食品标识法》,要求商家在加工食品中的糖、钠、饱和脂肪和热量含量高于一定标准时,必须在外包装上以统一格式明确标注。该法律同时禁止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内部售卖、推销、赠送任何不健康食品,并禁止商家向14岁以下儿童做不健康食品的广告,包括送玩具等容易造成儿童依赖不健康食品的行为。
墨西哥政府近来对“垃圾食品”也是频出狠招。2013年墨西哥出台了著名的“汽水税”,国家对含糖饮料增加税费每公升1比索 (约等于0.36元人民币),同时对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增税8%。从2014年7月起,墨西哥禁止各电视台在工作日的14时30分至19时30分和周末7时30分至19时30分,播放高热量食品及含糖饮料的广告。从2015年7月起,墨西哥要求超过3.2万种高热量食品和含糖饮料必须在外包装标签上标明糖、脂肪和钠的真实含量。
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近年来也相继出台过类似的法律。泛美卫生组织对此评价称,“一些美洲国家为了对抗肥胖‘瘟疫’出台了增税、加强食品标识管理和控制食品广告的措施,这些非常重要的进步应当在整个美洲地区加以推广。”
(本报墨西哥城7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