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模型网

模型玩具,舰船模型,飞模型机,坦克AFV,车辆模型。

那些年玩过的游戏

那些年玩过的游戏

19 8月, 2016

序言

某日,有同事谈起小时候的游戏、玩具,于是大伙就努力在记忆深处搜寻,这一搜竟搜出了好多早已被忘却了的游戏与玩具,勾起了许多的童年趣事。

狼吃猪娃

“狼吃猪娃”有些地方叫“老鹰抓小鸡”或“狼吃小羊”,也有叫“老虎扬尾巴”的。游戏开始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老狼”,一人当“老母猪”,其余的当“猪娃”。游戏开始后,众“猪娃”依次在“老母猪”身后牵着衣服排成一队,“老狼”在前面做出要扑食“猪娃”的样子,“老母猪”极力保护身后的“猪娃”,“猪娃”们则在“老母猪”的身后左躲右闪,做出惊恐的样子,并发出一阵阵的尖叫。

如果“老狼”用手拍着一只“猪娃”,这“猪娃”便要从队列里退出来,算是被“老狼”吃掉了。游戏过程中,如“老狼”累了,喘气休息时,“老母猪”便会带着众“猪娃”一齐挑逗“老狼”,“老狼”被激怒后便又扑起“猪娃”来。等到“老母猪”身后的“猪娃”都被“吃”光了,一场游戏便也结束了。

记得小时候有次玩这游戏时,不小心把一个名叫“奔儿”的女孩子从打麦场的场畔上甩下去了,好在这场畔并不高,这“奔儿”也没有被摔伤,孩子们虚惊一场。此后,孩子们再玩这种游戏时便格外地小心,担心再把哪个孩子从场畔上甩下去,造成意外的伤害。

跳鞋

跳鞋是农村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多在春夏时间进行。游戏开始前,先在地面上划一条横线作为界线,然后所有参与玩耍的孩子各脱下一只鞋,分别往界线处投,谁的鞋离界线最近,谁就是第一名,以此类推排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作为跳鞋的先后顺序。游戏开始后,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把自己的两只鞋全脱下来,按每只与每只之间一尺左右的距离,排列成一长溜儿。

第一名先跳,规则是先绕鞋列跳一圈儿,以“S”形行进路线绕跳过每一只鞋,最后顺着鞋列跳过每一只鞋,当跳到鞋列的端点时,将端点处的那只鞋踢出界线。之后再重复以前的动作,继续跳、踢,直到将鞋全踢出了界线,才算胜利。在跳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用单腿跳,并不得触碰每一只鞋,否则视为犯规,便由第二名来跳。

当所有的鞋全被踢出界线后,则由踢出鞋最多的孩子将所有鞋搂在怀里,往一些隐蔽处匿藏。匿藏好后,则由一只鞋也没有踢出的那些孩子去寻找。何时所有的鞋都找着了,再进行新一轮的游戏。这种游戏不需制作玩具,只要脱下自己的两只鞋就可以,简便易行,很受孩子们喜欢。

玩风葫芦

“风葫芦”有多种玩法,一是将一节长五寸左右的高粱秸两端各粘一块一寸见方的红纸片儿(方向相对),然后将这节高粱秸的中间挖一小孔儿,用一小节呈“丫”形的柴梗,穿插在一根长高粱秸的顶端。玩者平端着这简易“风葫芦”迎风快跑,这时粘有红纸片儿的高粱秸就快速转动起来,形成一个红色的圆圈儿。

另一种是用高粱秸皮儿编织一个呈螺旋状的圆形“风葫芦”,装在一节高粱秸的顶端,然后迎风快跑,这圆形的“风葫芦”就会飞速转动起来。再一种是取一颗核桃,在核桃的上下两端对称地挖两个小孔儿,然后将里面的核桃仁掏干净,在空核桃壳的肚子上开一小孔儿,用一节细筷子插入核桃上下两孔,在筷子的顶端楔一片狭长的木片儿,并将一根细麻绳儿穿入核桃肚子上的小孔儿,一头儿拴在筷子上,一头儿露在外面用于扯拉。

玩时,先转动筷子,让麻绳儿缠绕在筷子上,然后用力猛拉麻绳儿,好让筷子快速转动起来,楔在筷子顶端的小木片儿就旋转成一个圆圈儿,同时还会发出“呜儿呜儿”的声音。

捉迷藏

捉迷藏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游戏,有的地方叫“藏朦朦”,有的地方叫“藏猫猫”。叫法不同,游戏的方式却大同小异,且一般在天黑后进行。

首先必须确定一个“捉人的”,确定“捉人的”的方法有几种:一是让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站成一排,由一人依次指着参与者念道:“点豆点,毛蚰蜒,蚰蜒花,种芝麻,芝麻黧黧,核桃皮皮,来张三,去李四,去大的,去小的,去了你这个黑小子。”当念到最后一句时,手指正好指向了谁,谁就是“捉人的”了。

另一种办法是由一人将手掌举起,手心向下,其余孩子伸出食指接触到举手者的手心处,举手者念道:“摇铃铃,打闪闪,谁笑谁蒙蒙!干瓜干瓜摇铃铃,谁笑谁蒙蒙!”如果有谁首先发笑,谁就是“捉人的”。所以,孩子们在举手者念叨时,尽量不使自己笑出声来。有的孩子怕自己绷不住,就用嘴巴咬住衣袖,有的使劲咬着下嘴唇。但就这,总有些孩子还是被逗得笑出了声。

还有一种办法同第二种方法相似,即由举手者念道:“金锁银锁,哈喇一锁!”当念到最后一句时,举手者会迅速合拢手掌,这时抓住了谁的手指头,谁就是“捉人的”了。确定了“捉人的”后,便叫“捉人的”背站在墙角儿,用双手蒙住眼睛,而墙角儿处还需画一个半圆圈儿,孩子们称这为“老窝儿”。在“捉人的”背站蒙眼的当儿,其他孩子就各找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猜想所有孩子们都藏妥贴了,“捉人的”就大声问道:“藏好了吗?”如果有人说:“没藏好!”,“捉人的”就不能动;若没人回答就可四处寻找起来。

在“捉人的”四处搜寻的过程中,隐藏的孩子便瞅空儿往“老窝儿”里跑,如果在还没有跑进画的圆圈儿里被“捉人的”逮住,这被逮住者就是下一轮的“捉人的”了。同样,如果隐藏者在所藏身的地方就被“捉人的”捉住了,当然也就是下一轮的“捉人的”,这样一局一局轮流躲藏,直到兴尽为止。

吹柳笛

春天明媚的阳光抚摸着苏醒的大地,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河湾里柳树的枝条。在那自由舒展、渐渐变绿的柳枝上,悄然间钻出了许多嫩黄的叶芽,不经意间,金黄色的、毛绒绒的柳花便缀满了万千柳枝。这时候,那尖尖的、碎米粒似的柳芽也逐渐长成了细长的嫩叶儿,笑眯眯地在柔软的柳枝上显出极鲜活的样子,顽皮的孩子们便知道——扭柳笛的时候到了。

在乡间,孩子们把柳笛儿称为“幂幂”。柳枝活泛了,孩子们就猴子般爬上柳杈将柳枝折下来,小心翼翼地扭动柳枝翠绿的外衣,当感觉到这柔韧的外皮慢慢完全从柳枝上脱离后,便折断柳枝将柳枝的硬梗从柳皮中慢慢地抽了出来。被抽去硬梗的柳枝便成为一截软软的细长管子,再用小刀或剪子将这软管截成一寸或二寸的短管,然后将一端的绿皮用指甲刮去,刮的时候还用舌头在嘴里咂出“啧、啧”的声音。

罢了,把这已制好了的“幂幂”伸进嘴里用唾沫润润,然后鼓起腮帮子轻轻地吹气,这“幂幂”便会发出尖细的笛声来。“幂幂”声音的高低、音色与其粗细、长短有很大关系。细而短的“幂幂”吹的时候不需用力,吹出的声音又尖又细,非常悦耳;而粗长的“幂幂”吹出来的声音低沉浑厚,感觉闷闷的,就像是土埙发出的声音。吹这种“幂幂”时很费气力,吹一会儿后就会觉得两腮酸酸的,嘴唇也会被震动得一阵阵发麻。

录后语

“儿童游戏摭拾”终于依计划如期写迄了。在为这组记录画上一个句号时,我也因重新理温了一遍往昔的各类游戏,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与欢快。

(拓毅,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理事,子洲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子洲县作家协会主席。该文章发表于《陕北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上。)

主持人:王健 投稿邮箱:1939213714@qq.co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