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评论员 龙敏飞
自从当了父亲,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用的尿不湿,会担心质量好不好,会不会过敏。孩子喝的奶粉,会担心有没有添加剂,会不会影响健康与发育。孩子玩的玩具,又担心是不是“三无产品”,化学物质会不会超标……相信等孩子再长大一些,上学了,作为父亲的我,肯定还会操心孩子读什么书,读这样的书好不好,会不会影响她的三观等等。而关于孩子阅读的事情,近日也引发了社会热议。
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上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公认四大名著是经典,但是这个经典真的就适合孩子吗?他的结论是: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孩子阅读。类似的言论,早已不是头一次出现了,今年更早一些时候,知名媒体人朱学东就在腾讯大家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不让孩子读四大名著和中国的儿童文学》的文章。二人对于“不读四大名著”的观点几乎一致,只是阐释略有区别。同样,两次都引发了争议。
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何认为四大名著“少儿不宜”呢?原因就在于他们看到了四大名著不太好、不太容易被孩子理解的一面。比如,《水浒传》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三国演义》则充斥着各种阴谋与算计,尔虞我诈;《西游记》从根本上是讲佛法和人生,远远超出了孩子们的认知;《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则可能影响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源于这样的现实,专家学者认为,“少儿不宜读四大名著”。
不能说这样的认知没有道理,只能说,任何的认知都是片面的,都不可能是永恒的真理。即便是西方圣人柏拉图,也有自己认知不到位的时候。众所周知,柏拉图就曾指控过诗歌的罪状,并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原因就是诗歌常常亵渎神灵、丑化英雄、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不难发现,当前一些专家学者对“四大名著”的批判,与柏拉图对诗歌的指控,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相似的。
但是时间最终也证明,柏拉图的指控是多虑了,世界因为诗歌的存在而产生了更加璀璨的文化。而在人类所有的罪恶当中,因诗歌引起的,只是少数。同理,因四大名著引起的“社会罪恶”,也肯定是极少数。
更何况,我们在看到四大名著有瑕疵的一面时,也应该看到,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名著,也绝对有其可取的一面。比如,《西游记》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所讲的道义与义气,同样是正能量……
看一本小说、读一本名著而已,没有必要苛求每一个人都能解读出多么深厚的“思想价值”。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方面,以英国小说家、戏剧家毛姆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书可以乱看,取决各人口味,未必要受经典的“挟持”。对此,我深以为然,作为一名父亲,我想说一句:孩子,你想读四大名著就去读吧!这个世界能被你读的书里,没有那么多洪水猛兽!
扫描关注彩云网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