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艳新
从2012年到2016年,短短4年时间,在中山区、甘井子区、金普新区先后建立4家机器人培训学校,教学场地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他的机器人教育课开进市内主城区众多中小学校园,他培训的学员在省市级大赛上屡创佳绩,甚至连续两年在国家级擂台上拔得头筹……这项蒸蒸日上的创业履历,来自土生土长的大连小伙儿——房身丞。1985年出生的他,从小酷爱科技,最后凭着兴趣爱好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在大连机器人培训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记得念小学时,我们小学门口的小卖部常常挂卖一些航模玩具。我特别喜欢这些玩意儿,有点零花钱就去把它们买回来,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摆弄它们。玩着玩着,我的水平就越来越高……也不知怎么的,就被老师们发现了,然后把我们推荐到少年宫参加比赛。比着比着,我就被科技老师相中,然后带我参加不同级别的航模大赛。最后我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成为航模队队员。”说到和机器人培训的不解之缘,房身丞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聊起了自己的童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本来就是个喜欢玩的小孩,在身边人推荐和引导下,一步步成了“机械控”。大学毕业后,一次和一名机器人培训学校校长的对话,开启了他的创业之门。“学机器人的学生不少,为啥很少拿到有分量的大奖呢?”房身丞很想知道缘由,于是一头扎进机器人培训市场进行调研。
房身丞走访机器人俱乐部,观看教学,和家长唠嗑套取“情报”。枯燥的调研带来“惊人的发现”,他说:“国内很多机器人培训机构,老师把大部分程序提前设定好了,留给学生编程的地方不多。学生按几下按钮,摇几下操纵杆,或把简单部件拼插起来,就算是‘学’了,但实际编程能力和操控能力并没得到很好锻炼。”建立一处不一样的机器人课堂,成了房身丞的目标。
房身丞通过对机器人开源软件进行再次开发,把复杂代码转变成孩子们能理解的简单图标,然后装入电脑,这个过程用了两个月。随后,他租了一个30平方米的教室,购买了8台电脑,“第一代”机器人课堂开课了。最初只招到10个好奇的学生。“当时场地有限,小车、飞行器就拿到外面空地操作,小船直接拿到明泽湖试。”经营半年,几乎没有盈利。后来,他的创业故事被中山区科协知晓,工作人员帮他联系辖区中小学,让他深入学校做科技宣传普及;再后来,西岗区、沙河口区中小学校门纷纷向房身丞敞开。中山区人社局专门为他提供一处免费使用的创业孵化场地,免两年房租和物业费。就这样,他的机器人培训越干越红火,经过4年时间,房身丞把教学场地扩大到1500多平方米,学生达到200多人。
得益于学员家长的广泛好评,深受政府各部门的鼓励,在机器人教学上,房身丞更有干劲了。他培养了许多业务精湛的教职人员,团队发展到20多人。为研究最新机器人,他在购买国内外机器人上花了数百万元。房身丞热衷于对这些昂贵的实验材料进行“解剖”,研究内部构成和程序,这也使这个“机械控”不断为自己的大脑安装更新和补丁,在多变的市场中提高运行速度。在这座鼓励创新的城市里,他的创业之路走得比较顺畅。下一步,他想尝试做动画设计,将机器人培训做成一个上下游结合的产业链,把儿时的爱好真正做成一辈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