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模型网

模型玩具,舰船模型,飞模型机,坦克AFV,车辆模型。

安信证券赵晓光:领域是未来智能硬件的最大机会

安信证券赵晓光:领域是未来智能硬件的最大机会

24 5月, 2016

蓝鲸TMT讯 5月23日消息,2016智能硬件产业资本高峰论坛日前在杭州举行,多位大佬参加了活动并发表了演讲,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赵晓光表示,未来智能硬件最大机会是视频领域的机会,以人和人的链接为目的的智能硬件有非常大概率能成功。

谈及智能硬件未来的发展机会时,赵晓光表示,我们认为看互联网大的视角应该是有两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用户需求角度去思考,第二个视角是以信息流观点思考。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硬件技术,重新定义人与人的链接,未来智能硬件最大机会是视频领域。

什么样的智能硬件会成功?赵晓光对此回答称,我觉得第一点就是以人和人的链接为目的的智能硬件是非常大概率能成功。在所有智能硬件中,总结下来,我们最看好的是:第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不管是vr还是ar的形态甚至在未来投影形态,不管在2c领域还是2B领域,我觉得是有比较大的机会的,另外一个被大家忽视的产品,我认为是音乐类的产品。从海外这些巨头布局,勿论是谷歌还是苹果,很明确的可以看到音乐类产品实际上是很有机会的。

以下是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在互联网重要城市杭州对智能硬件做分享,大概在两年前,所有人都在关心一个事情——智能手机时代伴随着渗透率到70%的水平,结束了。一个产业最好的时间就是渗透率从20%-60%的时候,那时候所有人都会很开心,你走的太早了不行,赶上末班车也不行,于是大家想是不是整个硬件时代结束了,如果硬件时代现在没有结束,到底什么是有机会的?想来想去也想不到答案,于是就创造出个名词叫做智能硬件,就是把除了智能手机以外的所有东西都智能化,都是有机会的。

我想讲,智能硬件非常重要,那么第一个什么样的智能硬件是有机会,第二个什么样的模式是有机会的。

我们认为看互联网大的视角应该是有两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用户需求角度去思考,第二个视角是以信息流观点思考,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无非是解决以下问题:信息从哪里来,信息怎么处理,信息怎么输出。所有企业都在解决这三个环节的某一个问题。以这两个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这两张图。我觉得这张图是分析整个TMT行业最有效的一张图。第一个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反推。其实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无非是两个问题,第一解决目前用户需求的痛点,第二创造新的用户需求。其实,我们反推下来,用户有没有新的需求,如果有是很特殊很个性化的需求,以大众的角度去思考用户的新需求,我觉得不太会有。而我们关注的是解决用户的痛点。以这个角度去思考,我觉得互联网的本质是人和人的链接。而过去人与人的链接主要靠文字和语音。所以以这个角度,互联网的下一个浪潮就是视频和语音,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硬件技术,重新定义人与人的链接。比如我们看到教育医疗,很多人说教育医疗他已经存在了,但是它有巨大的痛点,如果人和人链接改变了,可以提高社会效率,比如老师以前只能对100个人讲课,现在可以对1000万人讲课,这就是社会效率的极大提高,社会福利的极大改善,这就会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视角,未来智能硬件最大机会是视频领域的机会。

在视频领域,我们想到的就是在今年年初一直看好,在过去一年多被热炒的一个行业虚拟现实。如果在去年年初,我们写了6篇报告之后,你就把市场上所有VR创业项目全部投一遍,到现在,估计有不少的收入,不管它好与坏。但是VR它是代表着视频技术的一个大的方向,重新定义链接,来重新定义各个传统的行业,比如教育、医疗、旅游、办公、社交,都是VR要改变的。

关于VR大家都有认识来,我想谈不同的观点。第一个观点是,VR只是过度产品。目前来说用户带着一个6寸的屏幕,带着一个比头还大的东西在头上,这是不符合用户体验的。现在有个观点,未来AR会替代VR技术,这是正确的,但是,它背后VR替代AR,是AR代表的增强现实技术会替代VR代表的靠硬件显示的视频显示的技术。我们现在还带一个巨大的头盔,在三年后,我们可能是用一个眼镜,在5年后,可能眼镜都不需要了,就只是投影。我这周在北京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公司他们有一个投影设备的新闻发布会,他们创始人很激动的告诉我,互联网巨头要投他们这个中国企业,这说明,大概在5年10年前讲只能硬件美国人很多,现在我们认为我们和世界站在在同一起跑线,因为在过去5年只能手机的浪潮中,为中国从硬件到软件到平台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人在在这里,在只能硬件的角度,中国和美国差别不会很大,包括在虚拟显示上,最牛的公司可能就是在杭州。所以在正给只能硬件领域我们最看好就是视频为核心的技术,以虚拟显示为核心的产品。

第二个角度就是以信息流的观点去看,信息从哪里来,信息怎么处理,信息到哪里去。我们先考察一下信息从哪里来,信息从哪里来首要的问题是传感器的应用。过去整个智能手机解决了相当多的数据智能化数据化和信息化,但还有大量的数据是没有智能化的,我觉得未来在整个传感器领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从现在来看,已经到达某个临界点,大量的化学物理生物环境,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传感器的技术把它量化,大规模的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2C端的,在大量的2B端,一定需要大的进步。第二个就是,各类传统硬件通过智能化方式采集数据,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产品,比如说可穿戴,智能眼镜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汽车等所有的都能智能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哪个是有机会的。第三个就是手机的这些信息经过平台怎么处理。智能数据分析,智能数据输出,一般硬件方法解决不了,因为这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有一个背心,可以24h纪录你的心跳,这个事情非常好,但是问题在于,对用户来说我不仅仅是要知道我的心跳,因为我不是专业的医生,这就说明,它需要一个心脏专业的合作方,一个专业的医疗机构,甚至有专业的救援机构,在我关心的出现问题是有人来救我并把我救活,则才是最重要,但是,这个需要很专业的技术分析你的心脏大数据,并把你的心脏大数据和别人去对比,同时,当你出问题的时候应该以最快的时间前来救你,所以它是需要一个闭环的平台。信息输出在未来会被视频模式所替代。

总的来说,回到我们智能硬件这个话题,什么样的智能硬件会成功?我觉得第一点就是以人和人的链接为目的的智能硬件是非常大概率能成功。以人和人的链接的产品在过去哪些是成功的?第一个是手机。手机在2008年刚出来的时候,它是玩具,你可以玩个游戏但它不是社交,手机大规模地起来的时候是当它变成社交工具时候。第二个比如杭州出来的大疆虽然是智能硬件产品,但本质上是它把你拍的内容,通过一个社交的分享,分享出去,所以它成功了。一定是要把人和人联系在一起。智能电视到目前为止不能说是成功的。智能电视,没有产生任何互联网模式,它实际上不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它只是把人与物的链接,让你方便地看到电视内容。但是现在很多问题,一些企业打着互联网的名号但不是互联网企业,一开始说是免费后来收费,让你产生兴奋,说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但其实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开始免费,但之后制造各种不适感,让你付费,这不是真正的互联网。这只是以新的合伙人的互联网的组织业态颠覆原来的商业架构,但它没有创造新的需求。当你通过智能电视和你的医生和你的客户和你一起打游戏的和你的老师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踢球,这就是社交,这才是智能电视真正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只是告诉你你的心跳跳多少,但是没有什么用。比如苹果手表一开始可以满足装逼需求,但是当到处都可以买到,人人都带了,满足不了这个需求了,大家都不带了。但是如果这个手表与微信运动联系在一起,微信运动告诉的不是你跑多少米,它告诉的是你的朋友跑多少米,这就满足了社交的分享,攀比的需求,它就一定会成功。到目前为止有一个隐形的互联网富豪,一直很低调一直被认为是传统行业,就是微软。很多人想,微软不是互联网企业。什么叫互联网?互联网就是把人和人连在一起。如果我的ppt不是office系统的大家能看到吗,能打开吗?所以微软是一个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不做任何创新,依然能做老大的。它是以人和人的链接为核心。智能硬件最核心是人和人的链接,只有把人和人链接,才能够很快起来,而且起来之后,很不容易被替代。这就是腾讯起来的原因。你现在不用微信可以吗?你的朋友你的合作伙伴都在用微信。我们要思考不是给用户带来兴奋,这个兴奋劲1分钟就过去了。比如说,我可以让你在这里开着会把家里的窗帘打开,把家里的空调打开,这只是少数无聊的人会干的事情。你可能忙的连饭都没吃,这些都不是用户体验,这些只是些噱头的东西。在硬件技术没有大规模创新的临界点之前前,所有的企业唯一的成功之道就是把人和人链接。

第二个,我们开展的未来就是对于大多数智能硬件来说它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硬件背靠的服务,如何以内容生态的方式去搞服务,比如说医疗,不是一件背心,是你穿了背心之后,我的心跳跟别人比到底有没有问题,有问题你要提醒我,救助我,心跳急救时间60几秒,在这60多秒你的心跳不跳了就很危险了。你要做的就是赶快报警让人来救我。从这方面说智能硬件不是那么好做的,好做的已经被别人做了。不好做的是生态系统,是全套服务,是all in one,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些互联网巨头做就得心应手。因为他们已经靠他们已有的,所以互联网已经入全新的时代叫互联网资本主义。互联网巨头上千亿的市值它有的是钱已经把这些市场布局完了,所以你再去做,你要做的是你做好了做到10个亿就卖给它。所以我觉得未来,互联网巨头跟智能硬件和代工企业会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这个时候你要不理解,就像谷歌会有很多想法,但是效率很慢,但这些事情跟你没有什么关系。很多大公司扩大以后效率会降低,苹果也是进入效率慢的周期。所以我在想第二个趋势是比较重要的。

正因为虚拟现实最终满足人和人链接,所以它最可能成功。所以Facebook为什么会率先打开VR创新的先河,因为扎克伯格本身是个社交企业,他站在人与人链接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产品。目前,VR形态有巨大的用户痛点,它其实是过度产品,未来一定是被投影模式所替代。第二在VR这个行业最核心的还是内容。

回顾过去50年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明确看到有那么一个周期,在智能手机之后,我认为最大可能的周期就是以视频为核心的周期,那么在这个周期中,我们看到,国内的BAT都在这块布局,海外的,facebook、苹果、亚马逊、微软也都在这块布局,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做视频相关的,从Maggicleap到oclus,而且给大家爆料苹果也会在未来出VR产品。

回到刚才话题,所谓智能硬件寒冬,为什么智能硬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因为大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一是解决的用户需求的痛点,很多痛点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做一些个性化产品解决小部分的需求,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去找到这些用户,我们看到95%的互联网企业成功是解决我们5%的人的需求。我觉得找到这5%的人我觉得也可以,比方说定位为老人,你让所有老人都用你的产品,我觉得也可以,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在所有智能硬件中,总结下来,我们最看好的是:第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不管是vr还是ar的形态甚至在未来投影形态,不管在2c领域还是2B领域,我觉得是有比较大的机会的,另外一个被大家忽视的产品,我认为是音乐类的产品。从海外这些巨头布局,勿论是谷歌还是苹果,很明确的可以看到音乐类产品实际上是很有机会的。我发现大概有一半的人在上班路上会带着耳机听着音乐,但是反过来想,我们看到几点,第一个就是不管是耳机还是音响它跟过去的很多行业一样他有巨大痛点——痛点在于你要花很高的价格才能体验好的音乐产品。买一个好的耳机要几千块,买个好的音箱要几万十万,为什么?因为主要的提供商还是以欧美或日本为主,不能一比较低成本的制造模式,来打通它这个临界点。但是临界点一旦破了就是土崩瓦解。我看到中国一家公司做的音箱跟boss做的音箱,boss音箱2万5,中国的音箱5000块钱,盲测,盲测下来基本上是一半人认为boss做的好,一半人认为中国做的好,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但是价格是1/5,那么机会在哪里呢,现在渗透率是在5%,5%的人是有音箱的,未来的渗透率提高到50%。音响是不在乎体积的,就像你家里空调为什么要那么大一个,它更多的是装饰品,是个装逼的产品,如果有天,有人去你家,你放个重音炮,不仅好看还很有逼格很有品味,他不会想你为什么放这么大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他的市场容量是足够大的。第二个他是个很重要的,我们看互联网,每个人的一天24h,你的24h怎么划分,你现在互联网解决了我们6h无聊空虚和社交的时间,还有8h上班时间还没解决,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来解决它,因为它代表的是整个商务的数据,第二个时间是睡觉时间,没有解决,还有一个很多人认为是听音乐娱乐的时间,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入口,比方说我这个耳机不仅能听音乐,里面还有医疗传感器,计步器,数据传感器的时候,这个就有价值了。

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比较清晰的,到底什么样东西是真正有机会的。我们是看解决痛点的东西,我们从消费端最看好的一个是视频类的一个是音频类的,这是在声音、视觉的行业我觉得依然有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美国的几个巨头已经开始了,你们现在去还有机会。最后一个就是汽车电子化。我们观点也是要解决痛点,现在有人说解决无人驾驶,我觉得这个东西5年后再去谈是来得急的,而这之前汽车电子要解决3个问题,第一开车省钱问题、第二开车发生事故问题、第三开车看地图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靠供应链解决,特斯拉在上海建厂,我相信会拉起一批优秀的供应链来,第二个靠行车记录仪解决,第三个问题靠硬件解决,怎么更好的看地图。这三个是最重要的痛点,这三个痛点解决好,我觉得现在就够了。由于时间关系,以上就是我们主要观点的交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